开启无障碍 开启长者助手
首页 > 信息公开 > 工作信息

深圳福田:“十项机制”出真招纾困解忧

发布时间:2023-11-14 17:44 来源:光明日报 【打印】

  目前,深圳市福田区商事主体达55万家,市级总部企业占深圳全市的三分之一,创业密度在全国排名靠前。今年以来,福田区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头号工程”来抓,创新推出“十项机制”,持续深化发展全市群众诉求服务、深耕辖区治理,不断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架起政民互动“连心桥”

  福田区创新提出“党建覆盖、服务市集、分片包联、主官在线、民情日报、民意速办、吹哨联动、提级包案、全量归集、压实责任”的十项机制,坚持立足民生,体系化、常态化开展群众诉求服务工作,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实现政民互动落地落实,助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在全球规模最大的电子产品集散地及“中国电子第一街”华强北市场,福田区推动落实“服务市集制”工作模式,覆盖1.45平方公里商圈范围内的6.5万家小微企业、4万家个体工商户和35家专业市场。针对市场内每分钟数百、上千次的贸易交往行为及企业、商户、群众诉求,福田区立足华强北步行街,灵活推出2个方便群众反映诉求的工作“摊档”,在“摊档”上,身着红马甲的党员干部与企业、群众面对面交流,一对一解决问题;强调干部走近群众,掌握群众需求,推动诉求得到解决。市集“摊档”不仅有“小个专”党群服务、惠企政策咨询、电子行业交流、诉求登记办理等内容,同时提供调解服务,区各级主要负责人亲自入场,将“调解桌”摆在群众身边,与居民之间架起了一座面对面沟通的“连心桥”。

福田区将“服务市集制”与“主官在线制”深入融合,使党建赋能、服务市集工作落实、落地。  

  出真招实招纾困解忧

  福田区延伸服务触角,鼓实劲、出实招、求实效,除了党员干部主动“出摊”解民忧,还依托“党建覆盖制”在诉求集中地建立各类群众诉求服务特色站点、扎实推进“支部建在小区”,动员党员干部下沉社区,引导群众有困难找身边的党员干部和党组织。推动党员干部深入开展“包路进楼联户”行动,用脚步丈量社区,从“末梢”发现问题。

实施“分片包联制”工作机制,下沉力量到基层一线纾困解忧,领导干部深入开展“惠民生、解民忧”基层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包联工作,对辖区10个街道、92个社区明确挂点领导,整合资源,推动完善有关政策,统筹相关部门从源头解决群众反映的诉求。

同时,华强北街道还在华强电子商场内设立“小个专”群众诉求服务特色站点,为企业商户搭平台,提供电子商户间普通买卖、合同纠纷与商事矛盾等调解服务,破解经营堵点。为节省商户时间,站点推行“马上办+专题解”,强化问题导向,“一站式”解决诉求双方问题,“民意速办制”落地见效。 

  打开源头治理新格局

  福田区创新运用“十项机制”工作模式,细化群众诉求,努力寻找问题,打开问题治理新格局。创新提出社情民意不仅要“发现得了、化解得了、预防得了”,更要“发现在早、化解在小、预防在先”,运用“全量归集、压实责任”等权责机制,激发干部既“出摊”又“搭台”,夯实了基层治理“四梁八柱”,营商环境持续向好。截至目前,建设服务站点30余个,覆盖住宅小区、企业园区、CBD商圈等人员密集、矛盾高发地,不但收集上报小区物业纠纷、老旧小区品质提升等城区治理瓶颈,还承担消费权益保障、园企劳资纠纷化解以及企业政策宣讲等活动;开展党员服务市集1513场次,现场收集群众诉求10697个,近八成诉求就地解决,服务居民超42万人次,社会治理成效显著。

  未来,福田区将联动更多行政资源解决群众和企业身边的大小事,并将工作融入促进社会治理、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局中,突破城市改革发展的堵点难点,为城区发展持续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