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无障碍 开启长者助手
首页 > 新闻中心 > 信访园地

200多名信访干部为何共同“打卡”红船干部学院?带你探秘~

发布时间:2019-05-16 18:30 来源:国家信访局 【打印】

  4月16日至28日,国家信访局在浙江红船干部学院举办了两期信访干部培训班。参加培训的200余名学员包括近两年省级信访部门新任副职、部分地市信访部门新任局长和部分中央单位信访工作机构负责人。国家信访局党组高度重视此次培训,舒晓琴同志审定培训方案,就做好培训组织工作,保证培训效果提出明确要求。

强化政治引领 明方向

  培训聚焦新时代、新征程、新要求,坚持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国家信访局副局长徐思鸣开班动员并作专题辅导,对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准确把握当前信访工作面临的形势任务,持续推进信访制度改革,切实做好当前信访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开班式

全体学员围绕培训主题学思践悟,在强化理论武装、政治引领、实践指引上有了新的收获。

分组讨论

  聚焦重点任务 看点多

  看点一:业务辅导促规范

  国家信访局业务司室负责同志围绕推动重复信访治理、来访接待和应急处置工作、推动网上信访高质量发展、发挥督查利器作用等内容进行业务辅导,结合相关业务工作新规定新要求,梳理问题、传授方法、明确任务。

业务辅导

  认真听讲

  看点二:经验交流拓思路

  浙江省台州市信访局局长朱良其、江西省景德镇市珠山区信访局局长姚石玉分别介绍了本地信访工作经验,20余位学员交流了积案化解、“最多访一次”等经验做法。

  经验介绍

  看点三:专题讲座提能力

  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宜勇、浙江省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室主任陈宏彩分别就防范化解经济社会发展风险、浙江省“最多跑一次”改革作了专题讲座。

  看点四:现场观摩学经验

  培训期间,学员们还到浙江省海宁市信访局、硖石街道和嘉善县信访局、天凝镇洪溪村现场观摩,学习交流信访工作经验和基层治理的有益做法。

现场观摩学习

接受精神洗礼 筑初心

  红船干部学院副院长徐连林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题讲解了红船精神的内涵与时代价值,培训班还组织开展“不忘初心  重走一大路”现场体验教学,在革命圣地接受红色洗礼。学员们瞻仰红船,参观南湖革命纪念馆,对“红船精神”加深了理解和感悟。

瞻仰南湖红船

  增强使命担当 感触深

  学员们认为,此次培训坚持政治引领,体现问题导向、搭建平台、创新发展的有机结合,从理论到实践、从历史到现实相互映衬,统一了思想认识、提振了精神状态、拓展了工作思路,对信访制度改革的目标和举措有了更加清晰的把握,对今后如何做实做好工作有了更加深入具体的思考。大家表示,通过培训,更加坚定了带着感情和责任为民解难、为党分忧的决心和信心。

培训效果怎么样?

学员最有发言权

一起听听学员们的心声

  安徽省信访局邓斌:这次培训是一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立足岗位、为民奉献”的主题教育,增添了再踏征程的动力,形成了同频共振的合力,增强了履职尽责的能力。

  浙江省信访局王宏:一定把此次培训取得的丰硕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坚持弘扬“红船精神”,推进信访制度改革措施落实落地,打造更高水平的阳光信访、责任信访、法治信访。

  河北省信访局申钰彬:通过几天的培训,不仅系统学习了信访业务,更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有了深刻认识,奠定了永恒的信念追求,增强了迎难而上砥砺奋进的使命担当。

  河南省信访局王明威:通过一周的紧张学习,深刻领悟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为民情怀,深入理解了“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和伟大意义,受到了一次震撼的革命传统教育。一定以这次培训成果为指引,扎实做好人民信访工作,在高质量发展上迈出新步伐。

  江西省赣州市信访局邓增顺:在一周的学习中,深切感受到了“红船精神”无处不在,在老师授课和“重走一大路”中,体悟到了党员干部必须具有的“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从理论业务培训中,体悟到了信访工作需要“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从学员的交流发言中,体悟到了信访干部必须践行“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中央组织部办公厅李军:大家来到红船边,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溯源共产党人的初心,接受精神的洗礼。进一步坚定了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不忘初心的理想信念,一定扎实做好组织部门的信访工作,更好地服务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中心任务。

  中国铁路总公司办公厅耿智:我们将把“红船精神”的火种带到工作岗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永远奋斗,为更好地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与社会和谐稳定,做出应有的贡献。


  来源:国家信访局

  编辑:黄柳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