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无障碍 开启长者助手
首页 > 新闻中心 > 信访要闻

李文章: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 全面履行为民解难为党分忧的政治责任

发布时间:2022-12-26 11:37 来源:学习时报 【打印】

  党的二十大报告,通篇贯穿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描绘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宏伟蓝图,是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启新征程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报告对“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作出专门部署、提出明确要求,体现了党中央对信访工作的高度重视,凸显了信访工作在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中的重要作用,为我们做好新时代信访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

  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大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信访工作高度重视,作出一系列决策部署,推出一系列重要举措,指导推动信访工作不断展现新气象、开创新局面。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新的战略任务,妥善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防范化解风险隐患、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任务更加艰巨、责任更加重大,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是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厚植党的执政根基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树牢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接受人民批评和监督,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信访工作由联系人民群众而生、因服务人民群众而兴,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社情民意和为政得失的重要窗口,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人民性。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信访工作为民解难、为党分忧的核心职责更加明晰,“人民信访为人民”的价值导向更加凸显,在服务党和国家大局、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化解信访突出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新时代新征程上,必须把信访工作作为贯彻群众路线、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渠道,不断提升为民谋利、为民办事、为民解忧的能力水平,为我们党长期执政打造坚实群众基础。

  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是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提高社会治理能力的必然要求。党的二十大站在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战略高度,对完善社会治理体系作出新的战略部署。信访工作是党和政府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维护民利、凝聚民心的一项重要工作,具有保障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重要功能,既是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在推进社会治理中,信访工作通过反映社情民意、完善政策措施,发挥着协调社会关系的作用;通过处理信访问题、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发挥着促进社会公正的作用;通过开展矛盾风险排查化解、服务保障重大活动,发挥着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这些都贯穿社会治理的全过程,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构建现代社会治理格局作出了重要贡献。新时代新征程上,必须坚持把信访工作纳入社会治理大局中思考谋划,进一步完善信访工作治理体系,提升信访工作治理水平,切实把信访制度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

  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加强人民监督的必然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确定为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一项重要内容,强调“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工作机制”,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独特优势。信访工作是各级机关、单位及其领导干部、工作人员接受群众监督、改进工作作风的重要途径,既是党和政府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接受民主监督、健全民主制度的重要载体,也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监督形式相比,群众信访监督具有自下而上、最直接、最广泛的鲜明特征,能够为及时发现问题、改进工作、转变作风提供依据。新时代新征程上,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把群众信访监督与其他各类监督有机贯通、相互协调,充分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主动接受人民监督,共同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取得更大成效。

  准确把握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总体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信访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系统回答了信访工作是什么、信访形势怎么看、信访工作怎么干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新时代信访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了做好信访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做好人民信访工作,必须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密结合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准确理解把握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原则立场、方法路径和实践要求,确保新时代信访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

  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坚持党对信访工作的全面领导,是信访工作政治性的鲜明体现,是做好信访工作的最高原则和根本保证。坚持和加强党对信访工作的全面领导不动摇,要深刻感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信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自觉把“两个确立”作为新时代最大政治成果、最重要历史经验、最客观实践结论,把“两个维护”作为最基本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切实将党的全面领导贯穿信访工作各方面和全过程,不断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信访工作是各级党委、政府同人民群众联系最密切、最直接、最具体的一项工作,人民立场是信访工作的根本立场,人民至上是信访工作的价值追求。牢记信访工作是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通过信访渠道主动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疾苦,摸清群众愿望和诉求,更好为群众服务。牢记信访工作是最现实的群众工作,聚焦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调解、疏导等方法,把群众合理合法的利益诉求解决好,带着感情和责任为群众排忧解难。牢记信访工作是面对面的群众工作,发挥政治优势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把党员、干部下访和群众上访结合起来,把解决信访问题的过程作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的过程,把党的关怀温暖送到人民群众的心坎上。

  必须坚持法治观念。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本质要求,是习近平法治思想在信访工作中的具体运用。特别是《信访工作条例》颁布实施,将信访工作法治化水平提升到新高度,为新时代信访工作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的规范、引领和保障作用。依法规范信访工作,全面落实《信访工作条例》,健全完善法规制度体系,严格信访事项办理程序,提升工作标准化规范化水平。依法按政策处理群众信访诉求,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努力让人民群众在信访事项办理中感受到权益受到公平对待、利益得到有效维护。依法维护信访秩序,引导群众依法理性表达诉求,在全社会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环境。

  必须坚持底线思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并将信访工作纳入“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统筹谋划、部署要求,进一步明确了新时代信访工作的工作重点和努力方向。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准确把握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形势的新变化新趋势,加强安全教育,增强风险意识,发扬斗争精神,提升防控能力,积极营造安全发展的政治社会环境。坚定履行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职能职责,妥善处理好维权和维稳的关系,精准研判信访形势,科学识别风险动向,打好化解矛盾、防范风险的主动仗,不断增强工作前瞻性、针对性、实效性,提高科学预测、综合研判、主动防范的能力水平,坚决防止相关矛盾和风险向社会领域甚至政治领域传导。

  必须坚持基层治理。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重心在基层,力量也在基层。坚持依靠基层、立足源头化解矛盾,是做好信访工作的长远之计和固本之策。要突出重心下沉,主动把信访工作融入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基层社会治理平台,推动资源向基层倾斜、网络向基层延伸、工作向基层贴近,强化信访基础力量和工作保障,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筑牢信访工作基层根基。突出问题导向,紧盯基层治理的着力点和短板不足,从最薄弱环节入手、最突出问题抓起,拓宽社会力量参与信访工作的制度化渠道,探索更多依靠基层、动员群众化解矛盾的途径和办法,着力提高做群众工作、定分止争的工作本领,不断提升基层信访工作的治理效能。

  坚决落实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点任务

  党的二十大报告鲜明提出,“在社会基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机制,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我们要自觉对标对表党的二十大关于信访工作的战略部署,深入研究谋划,细化工作举措,以强烈的责任担当抓好落实,确保各项部署要求落地见效。

  持续深化信访制度改革。围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总体布局,深入贯彻落实《信访工作条例》、第九次全国信访工作会议精神,抓好“十四五”时期信访工作发展规划的实施落地,研究推进新时代信访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健全完善党领导下的信访工作体制、责任体系和考核机制,着力构建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组织落实、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协调、信访部门推动、各方齐抓共管的信访工作格局。

  畅通和规范信访渠道。适应群众诉求表达方式变化,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拓展信、访、网、电等信访渠道,搭建微信公众号、手机APP等投诉平台,方便群众就地就近反映问题,确保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畅通无阻。充分发挥领导干部接访、下访、约访的机制作用,在市县广泛推行联合接访,积极开展视频接访,切实架起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连心桥”。落实人民建议征集制度,及时发现带有普遍性、倾向性、趋势性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工作建议,为中央更好掌握社会动态、科学民主决策提供参考。

  坚决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始终把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摆在突出位置,严格落实首办责任,精益求精办理好每件信访事项,督促有权处理单位切实把问题解决在初始阶段,尽最大努力提高一次性化解率和群众满意率。建立健全信访积案化解的常态长效机制,按照“三到位一处理”要求,加大工作力度,一体推进解决问题、帮扶救助、思想疏导等工作,推动案结事了、事心双解。对新产生的重复信访事项,建立滚动排查、定期梳理、持续化解机制,推动信访积案随有随清、重复信访持续下降,切实减少矛盾积累上行。

  妥善防范化解矛盾风险。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聚焦重点领域和突出问题,落实属地责任,持续开展信访矛盾隐患大排查、大起底、大化解,着力减存量、控增量、防变量,避免小问题拖成大问题,避免一般性问题演变成信访突出问题。健全落实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等制度机制,突出关口前移,把工作着力点放在前瞻预防、前端化解、前期处置上,推动矛盾问题发现在早、防范在先、处置在小,更好发挥信访工作“减压阀”“稳定器”作用。

  夯实信访工作基层基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开展大督查、大接访、大调研活动,持续深化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市、区、旗)创建,总结推广各地固本强基、精准服务、源头预防的典型做法和新鲜经验,推动矛盾风险源头预防、排查预警、协调化解、应急处置联动推进、精准落实,努力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充分运用县级信访联席会议机制的统筹协调优势,大力推广在乡镇(街道)建立信访联席会议,健全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协调化解综合机制,创建群众“家门口”的信访服务网络,形成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的信访工作平台,积极依靠群众解决身边的矛盾问题,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作者系国务院副秘书长,国家信访局党组书记、局长)